一川碧水 两岸锦绣(上)
编辑:邢瑞华  2022-01-13 08:45:11  来源:山西日报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


前不久交付使用的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简称“汾河四期”)已经成为太原人出游的热门去处。在这里,不仅可以站在亭台观赏风景,还可以游览新建的7处文化景点,追寻太原的历史文脉。同时,汾河四期的完成也标志着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面完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要把山西建设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多年来,山西坚持开展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工程,让母亲河重现“一川碧水清如许,两岸锦绣入画来”的美丽画卷。

【汾河四期】

新“晋”旅游打卡点

汾河四期结合太原的历史景观,建设了福源阁、叠翠轩、慈萱亭等7处文化景点。览西山叠翠、见先人字画、看群山耸立,汾河四期将自然风光美景和历史文化内涵相融合,使这里成了太原市民新的旅游打卡地。

站在汾河四期的岸边,可以看到跟之前的几期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个是左右两侧的草坡有五六米的落差,使两侧植被层次更加分明,种类也更加丰富;另一个是河中间的水面上看不到橡胶坝,水的深度相对较浅,两岸的绿化面积要大于中间河道水面的面积。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齐冬霖说:“汾河四期在设计上和前三期不同的一点,也是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利用了原有的生态基底、独特的地理地貌、优质的水资源,打造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修复了汾河太原城区段北段的湿地功能。第二个亮点是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增大了绿地覆盖面积,四期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1%,以保证雨水的渗透和蓄积。”

眼下,汾河景区总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1560亩。“湿地生态系统具备向地下水补充水量、调节地表径流流量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或者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在水生生态系统里的影响;可以留存一部分营养物质,提供生物多样性的营养供给。”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处长曾波认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前不久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发布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国有6个项目入选,其中就有4个项目是湿地项目。对于湿地保护建设,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副主任曹金亮表示,一要高度重视,积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空间管控区等;二要全面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摸清物种家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辅以必要的人工干预手段,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三要开展公众的宣传教育,加强政府与环保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共同促进湿地的保护建设。

【汾河景区】

太原人的“城市客厅”

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始于1998年,共分四期。随着治理的完成,太原汾河景区全长达到43公里,纵贯太原南北,成为太原市一条靓丽的生态景观中轴。

冬日的太原,颇有几分寒意,但是汾河景区依然游人如织,锻炼身体的、排练节目的、游玩嬉戏的,随处可见。“每个周末我们都会来汾河公园排练,这儿的风景特别美”“感觉我们太原就像一座南方城市,心情特别舒畅”……市民们纷纷点赞。

跻汾桥是横跨汾河的一座专用人行桥,也是太原市首座大跨度景观步行桥,带动了汾河两岸的经济发展,是汾河二期的标志性工程;位于汾河景区的水上运动中心,是汾河太原城区段河道最直、水深最深的区域,因此成了很多大型水上体育赛事的举办场地,也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水上运动中心;著名的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曾经是古太原城繁华市井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尽管繁忙的渡口不再,但汾河晚渡的美景却留了下来……今天的汾河已经不仅仅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更成了城市的生态带、形象带、文化带,成了太原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一水中分,九河环绕。从太原东西山流入汾河有9条主要支流,即南沙河、北沙河、北涧河、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小东流河。如果说汾河是主动脉,这9条边山支流就是毛细血管。

山西省水利厅总规划师、二级巡视员薛金平介绍,对这9条支流的治理主要是实施了“五策并举”:一是控污,通过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把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二是增湿,在河道两岸建立了大量湿地;三是清淤,对河道的垃圾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疏浚;四是绿岸,共建设了250万平方米的绿地景观公园;五是调水,对9条支流的源头进行高标准治理,下一步还将从黄河调水到支流,增加河道的生态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视察时指出,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曾波表示:“汾河生态治理表象是在水,其实根源在岸上,所以我们要对整个汾河流域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我省在太原市古交、娄烦、万柏林和尖草坪四地投资了40多亿元,来进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试点生态修复项目,以全面修复汾河流域生态。”

【汾河治理】

从“太原段”到“全流域”

从污染断流的“乱石滩”到水清、河畅、岸绿的“美如画”,从消除黑臭水体的“九河治”到今天鱼翔浅底的“汾水清”,每一位到过汾河水域的游客都能感受到生态汾河带来的龙城美景。而汾河的治理绝不仅仅局限于太原城区段,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流域的治理。

发源于山西忻州宁武管涔山麓的汾河,全长716公里,自北向南在运城万荣庙前村汇入黄河。除了太原城区段治理之外,我省还将统筹谋划汾河上中下游、干流支流、左右两岸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上游重点实施宁武、静乐、娄烦、古交段生态修复与治理,解决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问题;在中游持续推进北起太原汾河三期末端,南至介休义棠镇文峪河入汾口的汾河百公里示范区建设,包括河床整治工程和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在下游开工建设河津段生态修复与保护及入黄口生态景观及修复保护等工程。同时,力争3年左右完成汾河干流生态修复,挺起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态“脊梁”。

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汾河生态修复治理长度是210公里。“我们重点推进18项治理任务,治理河长197公里,包括汾河上游的娄烦、古交,中游段的汾河百公里,下游段的河津以及入黄口。这两年的时间,我们还要完成257公里的治理段。”薛金平说。

一座城市因水而活,因水而美。回顾近年来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殷切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

43公里,20多年的时间,从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龙须沟”到波光潋滟、绿色浓郁的生态带,汾河的变化令人惊叹。生态治理的过程是艰难的,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真切的。乘势而上,久久为功,坚决打好汾河生态修复治理攻坚战,一泓清水永续长流的盛景值得期待。

山西日报记者丁园

内容源自山西卫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